清晨,伫立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丛楼间升起的薄雾,透过千万缕晨光织就成一层层彩色“纱幕”。三月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却已掩不住春的气息,办公楼前的玉兰树鼓起了饱满的花苞,像一支支蘸满朱砂的毛笔头,准备在蓝天白云间书写春的篇章。
驱车通往项目厂的皖北小路上,远处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若隐若现,再近一点儿,便能远远的望见,工地上的塔吊竖起一副巨大的摇臂,在晨光中勾勒出了春天的轮廓。近处,钢筋水泥间几株小草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工人们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的工作服,脚步也随之轻快起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地劳作,如同春天的种子,默默扎根,悄然生长。
走进施工现场,老黄正在整理安全帽。他的安全帽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坚固如初。“春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得抓紧时间。”他一边检查安全绳,一边对年轻的技术员小张说。小张认真地点头,手里拿着图纸,眼神里满是专注。工棚里,搅拌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像一首激昂的春之序曲。另一边,焊花闪耀此起彼伏。老王戴着防护面罩,正在焊接钢梁。蓝色的火焰在他手中跳动,将一根根钢筋连接成坚固的骨架。“每一道焊缝都关系着工程的质量,马虎不得。”他摘下防护面罩,露出被汗水浸湿的脸庞。春风拂过,带来远处田野的泥土气息,与焊花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竟有一种别样的清香。
选煤厂调度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老张扶了一把眼镜,仔细核对当天的生产计划。“趁着开春好时节,咱们得再加把劲。”他说着,在周计划表上又添了几笔。走进机修车间,机油的味道扑面而来。小邓正蹲在庞大的电器设备前,专注地检查每一个零件。他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油渍,却掩不住年轻面庞上的执着。“设备就是咱的武器,得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他笑着说,手里的扳手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车间外,一树桃花正悄然绽放,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他的肩头。
矿区的食堂里飘出阵阵饭香。刘师傅正在准备工友们的午餐,大铁锅里的青椒炒腊肉、白菜炖粉条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蒸屉里的米饭和馒头散发着一阵阵清香。“开春复工干活忙,得让大家吃好。”他擦擦额头的汗,又往锅里添了一把葱花。窗外,几只早归的燕子掠过,衔着春泥飞向屋檐下的巢穴。
傍晚,我登上一处高地瞭望,轻轻端起手里的相机,想定格下这专属于中煤的“春耕图”。夕阳的余晖洒在蓝白交织的电厂上,给钢筋水泥镀上一层金边。远处,新安装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一片片银色的翅膀,承载着绿色矿山的梦想。春风拂过面庞,带来泥土的芬芳,也带来春天的讯息。塔吊的剪影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像是巨大的手臂在向一天的工作告别。工友们三三两两谈笑着走出工作区,他们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的坚挺,像一株株新出的春笋,勇敢生长且积极向上。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项目矿厂的照明灯次第亮起。办公楼里,还有人伏案工作;工棚里,还有人在研究图纸;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仍在继续;塔吊上,又一批建筑材料正在缓缓升起;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依然回荡;钢栈桥上,又一趟输煤专列即将启程。这是中煤人的春天,是奋斗者的春天。在这片热土上,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是春天的使者,每一滴汗水都是希望的种子。
时光跋山涉水,四季应约而来。春醒中煤,万物生长。游走在这忙碌的项目、厂矿间,让人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春天的意义,它带来破土而出的力量、激发面对困境的勇气、孕育不断向上的勃勃生机。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大地上,忠诚、求实、创新、奋进的中煤人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春耕故事。(新集公司 许亚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