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南梁矿业公司锚定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建设目标,通过战略领航、精细管理、科技赋能、文化培育等多维度创新实践,构建起具有南梁特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新格局。
战略领航:顶层设计擘画标准化建设蓝图
党委领航定方向
矿业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核心作用,确立"全面达标、行业创优、形成品牌"总目标,创新构建"金字塔"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顶层明确"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四大核心目标;机电、采掘、一通三防等专业部门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形成百余项标准;基层通过班前会部署、"岗位标准卡"等举措实现标准落地。
对标一流拓视野
组织60余名技术骨干赴国家能源集团青龙寺煤矿、上湾煤矿深度对标。在青龙寺煤矿学习"标准先行、动态优化"管理智慧,在上湾煤矿考察智能化融合实践,系统借鉴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架构、动态管理机制等核心经验。机电信息部负责人总结:"标杆矿井既展现了标准化的高度,更揭示了细节管理的深度。"
系统谋划强机制
通过专题研讨会形成《创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工作安排》,制定79项强化措施。建立"党委领导-安监科督办-专业部门落实-全员参与"的闭环机制,创新提出网格化通风体系、采掘作业标准化模板等特色方案,将双重预防机制与标准化建设深度融合。
精细管理:现场实践筑牢标准化根基
现场整治标准化
从工作面回风通道入手,开展淤泥清理、水沟清挖、底板冲洗等基础整治,实现管路电缆整齐吊挂、物料分类码放、牌板规范管理。成立标准化小分队重点治理井下大巷,实施除尘刷漆、灯光亮化工程,严格执行"有物必有位,有位必有类,有类必有牌"管理标准。
精品工程示范化
按照"一月一区队一精品"原则,打造辅运顺槽、盘区、东翼回风通道等标杆项目。综采工作面保持"三平两直一畅通"静态标准,动态实施溜子机头距离监测、支架参数控制等精准管理。在3000米煤辅运大巷实施刷白靓化工程,设置胶轮车洗刷室、防撞标识系统,实现"五条线"标准化管理。
流程管控精细化
综掘二队创新"四步流程管理法",采用"三尺法"控制巷道成型,切割头匀速运行保持壁面平整,风镐精细处理底板局部不平。皮带机头实施线性管理,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持直线排列,每隔5米设置防爆照明灯,八大保护实行持牌责任制管理。
科技赋能:智能升级驱动标准化跃升
智能监测体系构建
针对"标准执行难量化"痛点,健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在采掘工作面部署智能化监控装置,自动识别设备状态参数,智能巡检机器人、三维可视化平台等技术应用显著提升管理效能。
基础设施智慧升级
井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专业急救设备与民生设施,实现"快速响应+人文关怀"双重功能。变电所执行高低压分区布局,电缆钩挂敷设横平竖直,关键位置设置"高压危险"警示系统,安全可视化管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降尘系统创新应用
运巷安装电磁阀风水净化水幕实现全面雾化覆盖,采煤机升级为风水联动喷雾系统,液压支架下部署粉尘传感器与感应喷雾,粉尘浓度控制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文化培育:长效机制保障标准化发展
素质提升工程
将2025年定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力提升年",实施"周学习-月分享-季比武"培养机制。成立由调研骨干牵头的创新工作小组,开展标准优化攻关,累计组织班组长、管理人员专项培训20余场次。
考核激励机制
推行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将标准化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建立"标准化标兵评选""业务挑战赛"等特色载体,班组间实施《工程质量验收台账》交叉考核,形成"人人讲标准"的文化自觉。
民生安全双促进
在消防材料库创新"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规范物料架分类存放;主要巷道设置反光防撞标识与缓冲层,完善安全警示系统;井下增设防爆饮水机、休息桌椅等人性化设施,实现安全保障与职工福祉同步提升。
从对标学习到系统变革,从巷道亮化到智能升级,南梁矿业公司以"标准入心、管理入微"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标准化建设创新之路。随着机电故障率持续下降、采掘工效显著提升、通风系统全面达标等成效显现,南梁矿业公司正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姿态,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谱写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