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五建 / 历史沿革
关于五建
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创建期(1975-1980年)


国家政治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供需配给,按部就班;企业精神初步形成。公司前身“江苏省丰沛矿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于1975年7月,计划经济时代施工任务、生产资料、职工待遇依赖于国家和地方政府。主要承担丰沛矿区(原煤炭部重点装备的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开发任务,先后建成张集矿、三河尖矿及一批地方小煤矿,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拼搏进取精神凸显。

第二阶段:发展期(1981-1996年)


率先解放思想,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勇闯市场,坚持施工与多种经营并重,公司快速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兴国理念,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趋于活跃,社会经济对煤炭的需求量猛增,掀起了煤矿建设高潮。同时由于丰沛矿区基建规模逐年压缩,公司出现施工任务不足、效益下滑的局面。公司迅速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出击、找米下锅,闯出一片新天地。1981年后,陆续承建了安徽芦岭、河南永城、山东太平等多项煤炭矿建工程,提高了企业声誉。1988年,中标承揽摩洛哥杰拉达煤矿三号井工程,成为国内首家打入国际市场的煤炭基建单位。进入90年代,一处、二处、五处在巩固苏鲁豫皖等周边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山西、甘肃等中西部市场,先后中标屯兰、寺河、龙首、海石湾等标志性项目,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1995年后,公司承建孟加拉第一个年产百万吨的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工程,也是按照国际工程项目运作的“交钥匙工程”,进一步树立起国际形象。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友谊商场、友谊酒家、机厂、长江机械厂、大自然植物油厂等单位应运而生,1996年营业额占据公司半壁江山。


为适应发展,公司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从1983年起,用两年多时间全面整顿,打基础、提效率,推行两级经济承包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在工资分配、材料供应、财务管理等方面,配套改革,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1984年,公司扭亏为盈,摆脱多年吃国家财政补贴的局面;1996年营业收入达到5.8亿元,实现利税500多万元,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开拓期(1997-2002年)


受多方影响,煤炭行业经历低谷,公司自强不息,浴火重生。1997年5月,加入原中煤建设集团,更名为中煤第五建设公司,成为中央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为缓解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国家实行“大中小煤矿并举”政策,全国矿井数量迅速增加,小型矿井数量占全国矿井总数的90%以上。到1996年二季度,全国煤炭供大于求局面形成。1998年,煤炭部撤销,其原属地质勘探、基建施工、机械制造等事业单位一并下放地方管理。同时,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开始显现,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竞争加剧,价格秩序混乱,基建市场快速萎缩,公司进入特别困难时期,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这一时期,公司充分发扬勇于开拓市场的进取精神,职工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直面困难,勇往直前。同时,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瘦身健体,苦练内功,以积极姿态应对各种挑战,最终以顽强毅力挺立在全煤矿建行业前列。一是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探索实施煤与非煤并重、国内和国外并举、保生存不分大小的市场开拓战略。5年间,先后承接工程96项,施工产值20.16亿元。二是着力提高施工能力。通过强化劳动组织,加强现场管理,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施工水平显著提升。二处施工葛亭副井以月成井216.9米刷新公司立井施工纪录,三处施工宣东二矿创出连续6个月成井超百米的全国纪录;平斜巷施工水平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三是深化改革减人提效。精简机构,公司机关部门从15个精简到10个,岗位定员50人竞聘上岗;工程处机关管理人员均压缩到50人以内,其他单位机关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压减20%以上。逐步推行岗效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积极性。同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推动油厂、石膏矿、电子厂、蔬菜速冻厂破产,下岗分流1100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


第四阶段:扩张期(2003-2010年)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煤炭需求大幅增加,煤炭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一时期,公司实现2个晋级:一是身份晋级。2003年7月加入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资质晋级。取得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增加了竞争权重,拓宽了发展领域。


2001年,国家实施关井压产、关闭整顿小煤矿等政策后,煤炭产量出现总体供需平衡、局部偏紧的形势。从2003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2位数增长,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4大主要耗煤工业产品产量持续增加,有力拉动了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推动煤炭经济形势全面好转。公司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经济实力大幅增长。营业收入由2003年的7.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5亿元,增长6倍;利润总额由2003年的1037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4亿元,增长13.5倍。二是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拓展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市场,承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施工效率不断提升。扎实开展正规循环作业,单进水平不断提高,创出立井、斜井、井架起竖、煤仓滑模等多个全国施工新纪录;滕东立井、黄玉川斜井均创出连续8个月单进超百米佳绩。四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工法8项、行业级工法1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行业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8项;获得国家专利60项。五是“三个转型”凸显前瞻性。公司审时度势,提出向地铁、煤炭生产运营、国际市场转型的发展战略,成立隧道分公司,运作地铁隧道和旁通道施工;成立矿业分公司,托管山东新河和山西明珠、裕丰煤矿,签订山西苗家沟煤矿项目总承包和股权转让协议,向煤炭生产运营服务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土耳其井筒修复、蒙古国钢结构施工,承建越南河林煤矿3条立井,国际工程业务稳步推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