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团队 / 研发团队
清洁利用研究所
日期:2025-02-26  

清洁利用研究所现有员工14人,其中博士4人,拥有国家级各类注册证书7人。主要围绕新能源、多能互补、水处理、CCUS、煤炭清洁利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承担各类纵向课题23项、横向项目35项,拥有中国中煤创新工作室1个,碳中和实验室1个,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新能源领域,可提供新能源与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电力市场交易研究、源网荷储园区规划、综合能源系统设计、零碳综合园区规划以及氢能储能等技术咨询服务。

多能互补领域,围绕“零碳矿区”“零碳园区”,可提供大型能源基地一体化规划、园区能源与资源协同配置优化、矿区多能互补零碳供能、碳盘查与节能降碳等技术咨询服务。

水处理领域,针对高盐废水可提供精准加药系统、高效蒸发结晶系统、高盐水新型资源化技术等咨询及设计,提供高效混凝絮凝剂、高传质性能脱碳塔、高拦截率多介质过滤器等专有设备咨询及设计,开展副产盐及杂盐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开发咨询。

CCUS领域,可提供工业烟气CO2高效捕集、矿化及转化技术服务,并针对CO2资源化利用联产化工品技术展开科研联合攻关,推动落地实施。

煤炭清洁利用领域,可提供工业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精馏工艺蒸汽回收利用、燃煤电厂节能诊断、脱硫脱硝系统优化、电厂管道安全运行评价、煤质化验分析等技术服务。

近年来,清洁利用研究所紧密围绕“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和集团新型“煤-电-化-新”多业协同耦合园区式发展模式,瞄准能源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同时立足行业和集团发展实际,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和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新兴技术的落地应用验证。

面向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新形势,我们将以技术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化为导向,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特长,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服务于国家“双碳”目标。

业务联系人:

邴喆,029-87853449,13609291516

王帅,029-87879137,187004507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