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大煤仓分布及具体参数,介绍了传统井下煤仓结构、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从理论上分析了井下超大煤仓结构力学特征,并利用数值分析手段开展了井下超大煤仓及硐室群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与支护方案研究,揭示了装煤及卸煤过程对煤仓仓壁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超大煤仓建议支护参数及施工工艺。本书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建立起了一套煤矿井下超大煤仓布置及支护的方法,可为超大煤仓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国内大煤仓分布及特征分析
2.1 国内大煤仓分布情况
2.2 大煤仓分布资料分析
2.3 煤仓参数与有效容量关系
3 传统井下煤仓结构、支护方式及施工工艺
3.1 传统煤仓的布置方式
3.2 传统煤仓的结构形式
3.3 传统煤仓的大小级别及甄别标准
3.4 传统煤仓的施工工艺
3.5 传统煤仓的支护方式
3.6 传统煤仓下锁口高强度材料加固支护
3.7 传统煤仓的堵塞原因及防堵措施
4 井下超大煤仓结构力学特征
4.1 煤仓结构力学模型构建基础
4.2 围岩弹塑性应力分析
4.3 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弹性、弹塑性分析
5 井下超大煤仓硐室群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5.1 井下超大煤仓硐室群三维模型的建立
5.2 模拟分析的前处理工作
5.3 边界条件及开挖步的设定
5.4 模拟结果分析
6 井下超大直径煤仓支护方案研究
6.1 锚杆索支护
6.2 混凝土支护
6.3 超大直径煤仓围岩的支护方案
6.4 煤仓结构破坏危险点
7 模拟装煤及卸煤过程对煤仓仓壁的影响规律
7.1 模拟分析方法及流程
7.2 导入模拟分析结果后进行分析
7.3 结论分析
8 超大煤仓建议支护参数及施工工艺
8.1 超大煤仓建议支护参数
8.2 超大煤仓建议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前言:
井下煤仓作为井下煤炭运输系统的咽喉工程,对整个生产系统持续、高效地运行以及工作面连续出煤起着重要的作用。煤仓可补偿不同运输环节的煤流量不均衡,能容纳短期运输中断和阻塞的煤量,以避免因短暂运输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整个矿井的运输和提升系统工作能力,避免运输系统过载和超负荷运行,且煤仓的运输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运输,通过能力大,节省运输成本。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技术进步和矿井井型规模的提升,大型矿井、特大型矿井不断涌现,尤其是煤层厚、采高大、煤层赋存稳定的矿井,机械设备重型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矿井井下系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井下煤炭运输系统相关工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现有的煤仓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对于井下超大(直径不小于12m)煤仓工程设计没有具体的指导标准,且井下超大煤仓工程的设计及参数确定可参考的工程实例较少。本书通过相应的计算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起一套煤矿井下超大煤仓布置及支护的方法,可为超大煤仓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