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介绍
中煤红星发电有限公司全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星发电有限公司(简称“红星发电”),成立于2014年8月4日,注册地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10亿元。2019年11月6日,中国中煤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战略合作,中国中煤收购红星发电公司51%股权,2019年12月13日起正式接管红星发电公司。2021年1月,中国中煤将持有的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煤电力有限公司。目前,中煤电力持有红星发电公司51%股权,兵团投资公司持有红星发电公司49%股权。项目自2015年12月16日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期间安全、环保、消防与机组建设同步进行,1号机组于2019年11月30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转生产运营,2号机组于2020年7月16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转生产运营。2021年12月15日,集团组织专家通过了项目的竣工验收,2022年12月30日完成了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
公司领导
张丹华 党委书记、董事长
组织机构
红星发电设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纪委机关)、财务部、计划经营部、商务部、生产技术部、安全健康环保部、发电运行部、设备维护部、燃料管理部10个管理部门。
企业重大事项
改革发展
-
产权交易
2019年12月,中国中煤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十三师新兴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中国中煤成为红星电厂控股股东,出资比例5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49%,公司注册地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二道湖工业园区,注册资金10亿元。
2021年1月,中国中煤将持有的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煤电力有限公司。目前,红星发电公司管理权限归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所有。
国有资本运营
生产经营成果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战略思路,紧扣“1456”和“13510”工作思路,咬定全年既定任务目标不放松,统筹深化改革与绿色发展,全力解决遏制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正确分析电力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区域走向。年度重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累计完成发电量64.56亿千瓦时,较年初计划超2.5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61.18亿千瓦时,供电煤耗298.50g/kWh,综合厂用电率5.20%。实现营业收入175852.47万元,比上年同期170280.84万元增加5571.63万元;资产总额447422万元,比上年同期455048. 15万元减少7626.15万元;上缴税金15167.59万元,比上年同期15970.50万元减少802.91万元。
重要人事变动
人事变动信息
详见上级企业网站相关信息
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中煤红星发电有限公司矢志不渝地朝着打造国内顶尖火力发电企业的宏伟目标迈进,作为“疆电东送”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电源点之一,统筹安全管控与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动提质增效,在提供更强劲发展动能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作为中国中煤与兵团合作的示范企业,是兵团重点企业之一,始终践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全年缴纳税费1.52亿元,对属地人员就业及纳税做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第三届“中国中煤消费帮扶兴农节”“央企帮扶迎春”、支持团场农产品等活动,总投入11.4万元。
安全环保工作
安全生产
红星发电始终将安全管控作为稳定发展的核心,不断压实安全管理责任,严肃“三外”人员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更新完善事故隐患数据库,推动事故隐患动态清零、2023年隐患清零,实现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年“隐患攻坚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号机组B修及1号机组C修工作,均在修后点火、冲转、并网一次成功,并且1号机组提前一天并网发电,抢发电量1003.62万千瓦时。年度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火灾事故、环保事故、职业病伤害事故,现场不存在重大风险和隐患。年度安全生产365天,累计安全生产1835 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
绿色环保
2024年,红星发电严格按照年度技术监督计划开展废水、废气排放、检测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未受到因环保问题被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通报,未发生超标排放事件。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过有力举措进一步夯实了环保管理基础,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保保障。
监督检查及整改
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
详见上级企业网站相关信息
其它按照法律法规应公开的信息
-